1、脫層:橡膠之間發生周向裂口或分層,充氣式比較多。
原因:
(1)膠料中含有水分及雜物,尤其是纖維膠在儲運過程中被雨水、雜物污染。
(2)胎胚保溫不良、硫化機溫度波動造成欠硫。
(3)胎胚成型太早停放時間過長,造成胎胚中心膠料自硫。
(4)使用時超載、超速運行。
2、脫圈
原因:
(1)粘合劑粘度沒達到工藝要求。
(2)涂粘合劑后表面被污染。
(3)胎胚保溫不良、硫化機溫度波動造成欠硫。
(4)使用時超載、超速運行。
3、掉塊:橡膠表面局部塊狀脫落
原因:
(1)硫化時間到后沒及時開模,造成過硫、老化。
(2)膠料混煉、熱煉不均勻。
(3)胎胚保溫不良、硫化機溫度波動造成欠硫。
(4)使用環境較差被外力割傷。
(5)使用環境有化學物品腐蝕。
4、徑向裂口:橡膠沿直徑方向裂口,多發于白色壓配式
原因:
(1)膠料扯斷強度、耐老化性能不夠。
(2)硫化時間到后沒及時開模造成過硫、老化。
(3)超載。
5、變色:無印痕輪胎發生顏色變化,多發于白色充氣式
原因:
(1)整體變色主要是白色膠料本身含有氧化后發生變色的化學成分。
(2)胎側中間變色主要是胎心膠用錯,或混煉時使用了污染型的防老劑。
6、斷邊:簡易型輪胎凸邊斷裂
原因:
(1)生產時凸邊根部本來就受損傷。
(2)凸邊部位橡膠強度和硬度不夠。
(3)安裝輪輞時操作不當。
7、打滑:輪胎直徑偏大或輪輞直徑偏小造成輪胎與輪輞發生相對位移。
8、脫焊:壓配式實心胎鋼圈焊縫脫焊,充氣式實心胎鋼筋圈接頭斷裂。
原因:
(1)接頭焊接強度不夠或有虛焊。
(2)安裝時輪輞與輪胎放置不平整。
(3)充氣式鋼筋圈排列錯位。
9、中間裂口:使用后從合模縫處發生裂口,多發于小規格。
10、偏磨:使用后行駛面左右磨損不一致。
原因:
(1)簡易型輪胎凸邊硬度不夠。
(2)內部部分鋼筋圈斷裂。
(3)車橋有問題。